今日大寒:坚冰深处春水生,等一场春的盛宴!
上古三皇文化公众号替代号
敬请关注!
大寒,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,也是离春天最近的一个节日,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°时为“大寒”,诗云"蜡树银山炫皎光,朔风独啸静三江。老农犹喜高天雪,况有来年麦果香。过了大寒又立春,即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。大寒的意思为天气寒冷到极点,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,日后天气渐暖。
“心藏后凋节,岁有大寒知。”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十二月中,解见前。《授时通考·天时》引《三礼义宗》:大寒为中者,上形于小寒,故谓之大……寒气之逆极,故谓大寒。《纂要》曰:“十二月曰暮冬,曰杪冬、涂月、暮节、暮岁、穷稔、穷纪。”
《易稽览图》曰:“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。”《孝经纬》曰:“小寒后十五日斗指丑,为大寒,至此栗烈极矣。律大吕,吕者,拒也,言阳气欲出,阴拒之也。”
这时寒潮南下频繁,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最寒冷的时期,风大,低温,地面积雪不化,呈现出冰天雪地、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。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,可做佐证。如华北一带有“小寒大寒,滴水成冰”的说法,江南一带有“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”的说法。
大寒时节,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了,虽偶有大晴天暖阳温尔,但凛凛寒风依然占据主场优势,让人们忘不了它。但大寒也预示着冬天的结束,春天的孕育与开始,冰天雪地之中,万物蛰藏,生机正在其间,新的一年即将开始。
《游慈云》
宋代•陈著
老怀不与世情更,
才说闲行兴翼然。
微湿易干沙软路,
大寒却暖雪晴天。
未曾到寺香先妙,
底用寻梅山自妍。
笑问松边人立石,
汝知今日是何年。
大寒三候,一候鸡乳,二候征鸟厉疾,三候水泽腹坚。
大寒三候中,前二候仍然全息性地反映出天阳索于地阴的重要特征,以羽类的生理活动变化,表征出天德阳能量的逐步加强,而天刑能量则在做最后的坚守而逐步消退,质象变化通过物相表象出其中的变化;第三候则是表征地阴能量的最高峰值期在做最后的表演,通过天地阴阳升降承载物之“水”的“水泽腹坚”而体现出来。
天阳以水之炁为载体,携带阳性能量下降于地,而地阴也以水为载体,用物相水的“腹坚”表达阴寒最后的坚守。这种阳中藏阴、阴坚受阳的气运变化给修身治事实践者的启迪性,具有极大的教益。
临卦,六四。《周易·临卦》爻辞:“至临,无咎。”《象》曰:“至临无咎,位当也。”
《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》:“四爻动,卦变归妹。震伏巽为鸡。互坎为乳。”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鸡乳。育也,马氏曰:鸡木畜,丽于阳而有形,故乳在立春节也。”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初候,鸡乳,鸡,水畜也,得阳气而卵育,故云乳。”
大寒节气以后便可以开始孵化小鸡了。孵化小鸡的正常时间是21天,有时会相差几个或是十几个小时。最早从这个时间点开始,人工孵鸡也就可以进行了。鸡,是带羽毛的,与我们心内凤凰的羽虫之王的动向恰巧有异曲同工的表现。
临卦,六五。《周易·临卦》爻辞:“知临,大君之宜,吉。”
《象》曰:“大君之宜,行中之谓也。”《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》:“五爻动,卦变节。互艮为鸟。艮覆震,震为征;震迅,故曰厉疾。”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鹰隼之属,杀气盛极,故猛厉迅疾而善于击也。”
征鸟,征,伐也,杀伐之鸟。此时,鹰隼之类征鸟的捕食能力处在极强的状态当中,它们盘旋在空中到处寻找食物来补充身体能量以抵御严寒。
临卦,上六。《周易·临卦》爻辞:“敦临,吉,无咎。”《象》曰:“敦临之吉,志在内也。”《象说卦气七十二候图》:“上爻动,坤变为艮。艮为腹,一说坤为腹。艮伏兑,兑为水泽,一说坤为水泽。艮为坚。”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阳气未达,东风未至,故水泽正结而坚。”“冰之初凝,水面而已,至此则彻上下皆凝,故云腹坚,腹犹内也。
在大寒节气的最后五天内,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,且最结实、最厚。此时,也正是体内好用功之时。自然界虽然是“冰塘腹坚”,塘堰里面的水进入腹坚的状态,但是人类修身养生者腹内应出现的,不是水的冰坚,而是炁的坚实,甚至是丹的坚实,那就刚好是“反也者,道之动也”的现象。
大寒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冷的时期,大寒后冬季逐渐结束,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。
这时节,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,腌制年肴,准备年货,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——春节就要到了。
就是赶年集、买年货、写春联、扫尘洁物、除旧布新等系列动作。
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“牙”的习俗,每逢初二和十六就要做“牙”,农历十二月十六日大寒正是一年的尾牙,通常这天生意人都会设宴,而白斩鸡则是必备的一道菜。
正所谓“芝麻开花节节高”,拿个好意头,再把芝麻桔洒在路上供孩童踩碎,谐音吉祥意“踩岁”,寓意“岁岁平安”。
古语有云:“小寒大寒,无风自寒。”过去穷人家防寒条件简陋,没有更多营养品食用,从大寒开始吃上一碗糯米饭就算是补身体了。
所谓寒气逆极,食补为重,糯米性温、味甘,入肺、脾经,有补虚、补血、健脾暖胃作用,是一种温和的滋补品。
消寒糕是年糕的一种,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,有温散风寒、润肺健脾胃的功效。
这天吃年糕,还有“年高”之意,带着吉祥如意、年年平安、步步高升的好彩头。
每年冬至日即为“一九”,一共九九八十一天,大寒则是在三九四九阶段。而朗朗上口、广广流传的九九歌便是用来方便记忆的,比如大寒时节就是:“三九四九冰上走”。
神藏于内,《灵枢·本神》:“智者之养神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刚柔,如是僻邪不至,长生久视。”
《吕氏春秋·尽数》:“天生阴阳寒暑燥湿,四时之化,万物之变,莫不为利,莫不为害。圣人察阴阳之宜,辩万物之利,以便生,故精神安乎形,而寿长焉。”
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,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,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,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。
冬三月是生机潜伏、万物蛰藏的时令,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,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,不要轻易扰动阳气,凡事不要过度操劳,要使神志深藏于内,避免急躁发怒。
大寒是冬季六节气之一,此时天气寒冷已极,故名大寒。大寒的养生,要着眼于“藏”。意思是说,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,保持精神安静,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。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。
季冬之月,天地闭塞,阳潜阴施,万物伏藏,去冻就温,勿泄皮肤大汗,以助胃气。勿甚温暖,勿犯大雪。宜小宣,勿大全补。众阳俱息,勿犯风邪,勿伤筋骨。卦临,临者,大也,以刚居中,为大亨而利于贞也。生气在亥,坐卧宜向西北。
道医认为,寒气容易损伤我们的阳气,人体五脏中肾阳最强,冬日养肾正是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之势,调节身体以抵抗寒冷,古有大寒大寒,防风御寒,早喝人参、黄芪酒,晚服杞菊地黄丸。
大寒为冬三月之末,此时正值生机潜伏、万物蛰藏的冬季,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,又与立春相承接,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,大自然阴气极盛,阳气沉降到极点并准备生发,大寒节气虽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,但却是一年运、气循环变化的开始,做好大寒时节的养生保健非常重要!
寒为冬季的主气。道医认为,寒为阴邪,易伤人体阳气,寒主收引凝滞。此时寒潮南下频繁,呼呼刮来的北风不仅让人手脚冰凉,还容易引起感冒发烧、关节疼痛、胃凉体寒等症状。除了外出时要注意防寒保暖外,大寒时节在养生方面还应注意哪些方面?
《素问•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……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。”这句话道出了冬季养生的要点。冬季应该以“闭藏”阳气为主。
其中重要的就是:早卧晚起,无扰乎阳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。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,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,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。另外,冬日适当早睡晚起,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
尤其对于习惯早起晨练的老年人,冬季可以适当推迟外出的时间,尽量避免太阳未升起时在寒冷的早晨运动。根据最新研究,并不提倡老年人在寒冷的早上或晚上跑步。
老年人血管脆性大,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来说,冬季“遛早”需要特别注意。这点是有科学道理的,是因为冷空气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,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冠状动脉梗塞。对于老年人来说,最适宜的运动时机是在有阳光的时间,且运动强度不宜过大。
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,此时着衣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。冬季外出或坚持室外运动的人群,应做好御寒保暖,最好戴上帽子、手套等。
头为一身之主宰,诸阳所会,百脉相通,一旦受到寒邪侵袭,易引发感冒、鼻炎、头痛、牙痛、三叉神经痛等。头部还是最不善于留住热量的部位。
研究发现,静止状态不戴帽子的人,在气温 15 ℃时,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 30 %,气温 4 ℃时,占 60 %。所以,天越冷越要给头部保暖,民间有“冬天戴棉帽,如同穿棉袄”的说法,提示我们冬天注意头部保暖的重要性。
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,也有人体“第二心脏”之称,肾和脾的经脉都起源于脚,但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,血液流经的“路程”最长,血液供应往往不足,当脚部受寒,回心的静脉血液就会像“塞车”一样淤滞在脚踝附近,这样加重心脏的负担。
所以,人们常说“脚冷,则冷全身”。全身若冷,关节炎、妇科宫寒病、高血压、慢性胃炎等病邪就会乘虚而入。因此,寒冷天气千万不能让腿脚受凉。冬季,每天用热水泡脚,促进周身血液循环,使全身都暖和起来。对于糖尿病的患者务必由家人兑好水温,水温 42 ℃左右最佳。
中药泡脚就是利用中药的药性和足部的经络穴位,通过热水的温度和药液的渗透,达到调节人体的阴阳气血,疏通经络,平衡脏腑,祛除病邪,扶正固本的目的。
大寒饮食应以温补为主,尤其要重视“补肾防寒”。
道医认为寒为阴邪,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,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,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,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。民谚亦有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之说,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。
但在这个进补的时节,同时又应当遵循“秋冬养阴”,“无扰乎阳”的原则,既不宜生冷,也不宜太过于燥热和油腻。
饮食结构依然要合理,注意荤素搭配。过量进食热量较高的肉类食物,往往会产生内热,体外寒冷,这样温差大很容易出现感冒反复,这就是体内有热,容易招致外邪的道理,笔者称之为“吃”出来的感冒。所以冬日蔬菜水果依然必不可少,如大白菜、萝卜、香蕉、苹果和梨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大寒时节,天气除了严寒,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干燥,尤其北方供暖以后,因此要多饮汤汁,润燥生津。
01. 日常饮食可选择高热量、性偏温的食物,如芝麻、栗子等。
02. 大寒时节要多吃黑色食物,比如黑芝麻、黑米等,黑色独入肾经,食用黑色食品,能够益肾强肾,增强人体免疫功能,延缓衰老。在冬天,黑色食品更能显出“英雄本色”,可谓冬天进补的佳肴良药。
03. 这个季节的养生原则是敛藏精气,固本扶元,以“防寒补肾”为主。进补食物可选择山药、莲子、枸杞等。但体质偏热、偏实及容易上火者,则注意凉热的合理搭配。
04. 常饮梨水可以滋阴生津,润燥止咳,防止天气干燥导致的口干、咽干;还可以煮萝卜水饮用(最好是白萝卜),可以理气健脾、清热利尿,同时有促进消化之功。
01. 少食性寒凉的中药,如金银花、薄荷、西洋参(性凉)等,以免伤脾胃阳气。
02. 切忌各种黏硬,生冷瓜果、冰淇淋、冰冻饮料等。
03. 忌各种寒凉食物,如绿豆、柿子等。
在此提醒大家,适宜的食物并不是天天吃、顿顿吃,不适宜的食物也并非一点儿也不吃,要掌握“适度”。
道医认为,肾者,封藏之本,精之处也,与冬令之气相应。大寒之时,应调肾固本,以保精养神。
《素问•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:“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。”就是要人们避免各种不良的干扰刺激,处于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”状态,方可使心神安静自如,含而不露,秘而不宣,给人以愉悦之美。
大寒时节寒风凛冽,阴雪纷纷,易扰乱人体阳气,使人萎靡不振。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冬天日照减少,易引发抑郁症,使人情绪低落,郁郁寡欢,少言懒动。此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,注意精神的调养,保持乐观,节喜制怒。
可以多听听音乐,让美妙的旋律为生活增添乐趣。尽量到外面多晒太阳,接受“光合作用”,静心等待寒冷过后的春色,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,并注意动静结合。动可健身,静可养神,体健神旺,可一扫暮气,振奋精神。
《黄帝内经灵枢·本神》篇曰:“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,和喜怒而安居处,节阴阳而调刚柔,如是僻邪不至,长生久视。” 此节气中要注意积极调节自己的心态,节制喜怒。
大寒养生要顺应冬季“藏”,意思也就是是说,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,保持精神安静,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,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。
民间有谚语说: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。”大寒节气应适量运动,可增强免疫力,有效预防感冒,同时使人精力充沛。运动还能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、焦虑、抑郁等状态。
01. 运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、慢跑、太极拳等运动方式,老年人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,运动时务必注意不要大汗淋漓,以免使阳气外泄。
02. 根据道医学“天人合一”以及“五行学说”,肾主骨生髓,而寒易伤肾,冬季易出现骨关节疾病,运动同时应注意对骨关节的保护。
03. 运动前,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。因为此时气温很低,肌肉韧带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降低,极易发生运动损伤。
04. 另外,锻炼时间最好安排在下午较暖和时进行。
意识心念是生命的主宰者,“暖身先暖心,心暖则身温”,心志正确而且善于克服妄意时,心神旺盛,气机通畅,血脉顺和,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。因此,在大寒时节,当天地之间的阴炁进入极致之时,我们更应当安心养性、怡神敛气,保持心境平和、心情舒畅,不让意识中的六欲和心中智识内的七情扰乱身体内闭藏的阳炁,真实地做到内部五种阴志不动,五贼不生,实现“正气内存,邪不可干”。
大寒十二月中坐功图
陈希夷二十四气导引坐功图势
运:主厥阴初气。
时:配足太阴脾湿土。
坐功:每日子、丑时,两手向后,踞床跪坐,一足直伸,一足用力,左右各三五度,叩齿,漱咽,吐纳。
即:每天23时~次日凌晨3时,单腿跪坐,即一腿前伸,另一腿跪在床上,前脚掌着地,臀部坐在后脚脚后跟上,上体后仰,以两臂分别在身后左右侧撑地,指尖朝向斜后方,身体重心后移,再前移。两腿互相交换进行,左右各十五次。然后,叩齿、咽津、吐纳。
主治:经络蕴积诸气,舌根强痛、体不能动摇或不能卧、强立、股膝内肿、尻阴臑胻足背痛、腹胀、肠鸣、食泄不化、足不收行、九窍不通、足胻肿、苦水胀满。
拓展阅读:
为防止失联,请关注以下公众号,知道更多真相
也可以登录网站查看更多真相:www.lingmiaomiao.cn
古国治:现在的教育出问题,不在孩子,而在家长 | 我读南怀瑾
《西游记》、《红楼梦》和《封神演义》都是天书,读懂的人寥寥无几!
南怀瑾:我提倡孩子们读经,是为了多出一些大思想家、科学家和政治家
您的转发是最重要的支持!感恩转发!